查看原文
其他

[演讲]天坛医院江涛:CGGA大规模测序后对胶质瘤一定会有更深理解 针对继发胶质母细胞瘤ZM融合基因的I期临床试验即将完成

2017-07-20 更多资讯▶ 神外前沿

神外前沿讯,7月15日,由中国医师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承办的“华北地区暨京津冀胶质瘤诊治联盟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江涛教授做学术报告《脑胶质瘤精准治疗进展》


发言要点如下内容未经发言者审核):

1、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模式  是胶质瘤未来发展方向

肿瘤起源需要4-7个位点的突变,进而干扰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以胶质瘤为例,大家目前认为低级别胶质瘤目前主要是IDH1作为起源。


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的诊疗模式就是胶质瘤的发展方向,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第一代是TKIs,第二代是TKIs,显著提高肺癌患者的疗效,患者可以延长总生存期11-48个月;第三代TKIs针对T790M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部分替代了手术和放射治疗,胶质瘤未来一定是个这方向。


2016年,中国也启动了精准医学,胶质瘤获得了分子分型的研究项目支持。现在很多靶向药物来做西方人群,中国整体有效率只有23%,远远小于国外50%的有效率,人种差异是个重要因素。


2、中国胶质瘤大规模测序完成后  一定会对胶质瘤有更深的理解

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近800例的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的分子测序,这个计划完成后极大的推动了我们对胶质瘤的理解,包括目前所采用的胶质瘤的分型和2016年版脑胶质瘤治疗指南的改进,对目前胶质瘤治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精准医学的研究路径就是信息采集,包括基因组学、临床症状、检验数据、预后数据等信息,发现变异,在健康人群和疾病人群中找这种变异的变化,最后制定临床路径。


我们2007年启动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目前我们在转录组测序上已经完成了600多例,到今年年底或十三五结束时计划,外显组测序要超过1000例,转录组1000例,甲基化芯片测序也达到1000例。我们测序数据出来之后,一定对胶质瘤有更深的理解,会发现一些新的关键节点的突变,有可能会对一些治疗方法带来启示和研究方向。


3、发现胶质瘤融合基因PTPRZ1-MET   启动药物研究

白血病患者有很多融合基因,针对融合基因会有很多治疗药物,融合基因会决定分析和对药物的敏感感。白血病治疗为什么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就是因为针对基因融合研发了很多新药。


实体肿瘤在过去因为技术原因很难发现融合基因,我们在国际上第一个发布了胶质瘤的融合基因全景图,并且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sGBM)中发现了多次重复出现的PTPRZ1-MET融合基因(ZM),基于这个发现,我们也启动了伯瑞替尼的药物研发。


胶质瘤的精准医疗研究方向我们选择了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我们现在随访超过10年的继发胶质母细胞瘤已经超过了143例,是全世界最大的数据,国外最多的是41例,现在把这些所有数据已经汇总,我们正在进行分析。


2011年时,当时102例继发胶质母细胞瘤随访中,我们发现有16例生存期低于6个月,测序后发现其PTPRZ1-MET融合基因发生突变,PTPRZ1-MET融合基因是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恶性进展的基因,一旦有了这个基因,肿瘤出现高度侵袭性,患者很少存活期超过6个月。


我们做了细胞学试验,之后研发针对这个基因的药物伯瑞替尼。小鼠皮下试验发现伯瑞替尼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证明药物特异性很强,能够维持肿瘤四个月不生长。得出结论是PTPRZ1-MET是使得二三级胶质瘤恶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基因。现在已经完成机制研究,有可能和免疫治疗结合到一起,如果我们研究新的疗法结合这个药物,很可能使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获得更长是存活期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了伯瑞替尼一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我们报道这个基因后,德国研究团队在小儿胶质瘤中也发现了这个基因,后来还来到我们这里交流。韩国也发现了药物干预PTPRZ1-MET基因出现效果。


现在,我们争取按期完成伯瑞替尼临床试验,为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方法。


华北地区暨京津冀胶质瘤诊治联盟成立大会及首届学术年会相关报道:

[现场要点]华北地区暨京津冀胶质瘤诊治联盟今日成立 学术报告精彩观点荟萃

[现场演讲]301医院余新光:盘点胶质瘤术中多模态技术 正在研发的光学技术有望提高手术精准水平

[现场特写]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GBM也不等于绝望-天津总医院杨学军访谈GBM术后五年患者



▼医生与患者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www.vipyiyi.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